Skip to content

阅读为写作的起点和基础。没有好的阅读习惯和一定的阅读量,写作自然无米下锅。好的作者首先是好的读者。平克认为,作家需要有好的“耳感”: 好的作家是热切的读者。他们吸收存储大量字词、成语、语句结构、比喻和修辞技巧,对于这些元素怎样协调、怎样冲突,也有敏锐的触觉。这就是一位技巧熟练的作家那种难以捉摸的“耳感”。……成为一个好的作者,起点是做一个好的读者。作者的写作技巧,来自发掘好文章的例子,品味它并作出逆向工程。 好东西读多了,头脑的雷达才会敏锐,分辨率才会高,才会产生精细的感觉。同样一件事情,你看出的层次才会多。我们有时候评价一个人“脑子缺根弦”,实际上就是指他不够敏感,对某些事情未能领会和反馈。说得抽象点,就是这个人的认知复杂性偏低。复杂的头脑需要海量的输入。

《阿甘正传》中一部分情节是阿甘在公交车站跟别人讲述的。假设你在车站等车,手机上的帖子和视频已经刷完了,你很想找个人聊天解闷。如果有个人在你旁边坐下来,你能否跟他们聊个把小时? A. 出来买菜的广场舞大妈 B. 物理学博士 C. 头发抓成鸡窝状的叛逆期少年 D. 带孩子的家庭主妇 E. 来中国旅游的澳大利亚华人大学生

这是一个高难度动作。公交车测验背后的问题是:受过高等教育的人,应当具备什么样的谈话水平,具备什么样的见识和常识?一个稳健的社会依赖富有常识感、具备科学思维的现代公众。因为宽阔的视野能让人避免走入狭隘。理想情况是,大学生们毕业时能跟身边的心理学家、物理学家、经济学家、生物学家、化学家、建筑设计师迅速攀谈并 进行顺畅的交流。这样才能体现教育对人的塑造作用。对个人而言,这需要广博的知识和持久的好奇心。很遗憾,教育有时候不仅没有激发好奇心,反而是在摧毁它。 赫胥黎问道:为什么有无数孩童离开学校的时候,带着的是迟钝的领悟力和封闭的心灵?还有一部分年轻人似乎在身体上得动脉硬化之前就在精神上得了这种疾病。让我问你一个问题:为什么有些人在垂暮之年仍然眼界开 阔、毫无定见,而有的人不到30岁就头脑僵化、缺乏创造力呢?应试教育作为一个巨大的分层、分流机器,所灌输的知识比文化更多,所激起的焦虑比好奇更多,所抑制的创造比恶习更多。在《风格》篇中,《当记忆流经奥斯维辛》之所以写成这个样子,一大原因是高中生的阅读数量少、品质差。作文品质涉及素材的积累和选择,而高中学 生被灌输的知识很多都是单维的、苍白的、二手的。因此,他们把一些诗化的、一厢情愿的东西拿来说理,结果成为没有事实依据的强加说理。

高度竞争性的应试体制维持了社会公平但榨干了学生的精力。本人曾是一名山东考生,经历过惨烈的考试,积累了厚厚一沓子成绩单。侥幸进入大学后,我发现身边的山东学生出现了明显的两极化:一类学生继续刻苦学习,每年都拿奖学金;第二类是多数,彻底放弃了学习,纵情于游戏和网剧,顺利实现从学霸到学渣的转变。如果你问他们为什么 这么颓废,他们会告诉你,力气已经用完了。我们没办法改变应试教育。但是跨越这座独木桥之后,你是否该做 些改变呢?据我观察,大学生阅读状况并不理想。好多学生要么把时间浪掷于各类屏幕上,要么在老师的要求下读点碎片化的论文。过分强调专业训练而忽略通识教育,我们会培养大批“有知识但没文化”的毕业生。

老师们忙忙碌碌,甚至连读书的时间都没有。有人“耸人听闻”地开玩笑说:“在学校里最可怕的是一群不读书、缺乏智慧的教师在辛勤甚至忘命地工作着,因为这样的教师会辛辛苦苦地把本来聪明的学生教得不会学习。” 教师阅读以论文为主,写作以“凿空蹈隙”为目的,大多对准实际的目标:职称、奖金、头衔。这些论文犹如压缩饼干,可能 有营养但味同嚼蜡。实用主义把老师们异化成一群“工蜂”。

总之,无论师生,如果没有放眼读书的阶段,只关注专业领域,视野都会越来越狭窄。他们可能具备一些专业技能,但是几乎不具备跨领域的交流能力。一旦跳出自己的狭小领域,他们就没话可说、毫无兴趣。有朋友戏称这种知识结构为“旗杆式学问”,实在入木三分。

——写作是门手艺 -- 刘军强